初中化学教案15篇【精华】

  • 初中化学教案 推荐度:
  • 初中化学教案 推荐度:
  • 初中化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初中化学教案15篇【精华】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案15篇【精华】

初中化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和溶解度的含义。

  (2)知道并能使用溶解度曲线。

  (3)掌握固体、气体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

  三、教学难点:

  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分析问题。

  四、教学用品

  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

  用品:可乐、雪碧[来

  媒体:投影

  五、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问题1]: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问题2]: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教师总结]: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2、[讨论]:如何比较蔗糖、食盐的溶解性大小?

  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蔗糖、食盐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蔗糖、食盐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题]: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蔗糖、食盐,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蔗糖,也能溶解1克食盐,能否说明蔗糖、食盐的溶解性相同?学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态”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结论]:室温时,蔗糖比食盐更易溶于水。

  [讲述]: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投影]:溶解度四要素。

  3、[练习]:

  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40℃时,11克硝酸铵溶解在水中达到饱和,所以4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1g/100g水。

  b)20℃时,2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100g水。

  c)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 。6g/100g水。

  d)t℃时,把1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t ℃时,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10。

  ②书p77说说下表中各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所表示的意义?

  (说明:强调“温度、达到饱和时,最多”,进一步熟悉溶解度概念。进一步巩固溶解度概念。)

  [讲述]可见在相同温度时,各物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4、[投影]: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5、[练习]:

  ①课本P70练习

  ②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这句话是否正确。

  [小结]: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5、[投影]: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6、[练习]:溶解度曲线的运用。

  根据溶解度曲线

  ①查找某温度时,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②判断某温度时,几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③寻找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一般规律。

  7、[讨论]: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8、[学生小结]: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9、[练习]:

初中化学教案2

  一、本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pH的变化范围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4.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与碱的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特征,通过生活实例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2、通过测定酸和碱溶液的pH,认识到了解溶液的pH有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2、通过pH的测定,让学生认识到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3、通过本课题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过程,形成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本节教材分析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

  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化合物课要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来感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初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本课题的教学设计精心改进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让实验的设计与组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事实,揭示反应规律。通过实验设置情景,使实验内容具有更多的思考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他们的思维欲望。设计与实验同步的问题组,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有效地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本课题的设计面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环境保护。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发现、解释和解决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培育学生品德。

  四、分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中和反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演示实验: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观察现象,并触摸试管。(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热量触摸试管不明显,故改为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提出问题】滴入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和硫酸有没有发生反应。

  【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情况:

  1、无反应,因为无现象。

  2、已经反应,试管发热。(物质溶解也可以放热,不一定反应)。

  【引发探究】试管发热证明反应发生,这一证据不太充分,有无更好的办法证明确实已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氢氧化钠是碱、硫酸是酸,可用酸碱指示剂变色来指示反应是否完成。

  【实验探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酚酞试液,再滴硫酸,直到变为无色为止。继续演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讨论】上述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归纳】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学生讨论】讨论下列生活中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一块稻田土壤酸性太强,不利于水稻生长,怎样降低土壤的酸性?

  (2)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它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用什么溶液涂抹可以消除肿痛?

  【师生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板书设计】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H2SO4+2NaOH═Na2SO4+2H2O

  HCl+ NaOH═NaCl+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H2SO4+Ca (OH)2═CaSO4+2H2O

  3、用于医药:2HCl+Mg(OH)2═MgCl2+2H2O

  3HCl+Al(OH)3═AlCl3+3H2O

  【课堂练习】

  1、⑴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但所用盐酸不能过量,否则,铝壶将被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⑵胃酸过多(主要是盐酸)的病人常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可改服用NaOH溶液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

  ⑶用熟石灰、粘土和河砂混合制“三合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的。

  第二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教学目标:

  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上课始把几束头发分别放入不pH溶液的烧杯中)

  【创设情景】用试管取少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较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溶液,都显红色。

  【提出问题】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但不能试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哪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它与溶液的酸碱度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酸 pH 酸 pH 碱 pH 盐和水 pH

  较稀

  硫酸 较稀

  盐酸 较稀氢氧化钠 水

  较浓

  硫酸 较浓

  盐酸 较浓氢氧化钠 氯化钠溶液

  (注:较稀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在50mL的水中滴一滴较浓溶液配制而成,现象区分明显。)

  【提出问题】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

  【学生讨论】1、酸的pH小于7,酸的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

  2、碱的pH大于7,碱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

  3、中性溶液的pH=7,盐和水的pH=7

  【师生归纳】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实验探究】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填写表格。

  【学处阅读】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观察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板书设计】一、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二、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课堂练习】

  1、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适宜生长在偏酸性的土壤中,而大豆不论在弱碱性或弱酸性的土壤中均适宜生长。现测得某块田地的pH约为7.5,此地适宜种植( )

  A、小麦 B、棉花 C、大豆 D、玉米

  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溶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痒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家庭中的常见物。它是下列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溶液 D、食醋

  3、下表为一些食物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适宜使用的食物是( )

  食物 苹果 葡萄 玉米 牛奶

  pH 2.9~3.3 3.5~4.5 6.8~8.0 6.3~6.6

  A、苹果 B、葡萄 C、玉米 D、牛奶

  4、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茶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pH范围 4.5~5.5 5.8~6.7 6.0~7.0 7.2~8.5

  A.西瓜 B.茶 C.油菜 D.甘草

  5、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6、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 D.pH等于7的溶液

  7、对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B.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C.两者只能检验酸碱溶液 D.测试的意义相同,但测试方法不同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9、现有50 mLpH=8的溶液,若想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

  A.pH=0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pH=14的溶液 D.pH=5的溶液

初中化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两种状态的相互转化;

  2、简单认识溶解度曲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三、教学用品:

  教学设备:投影仪

  仪器及用品:烧杯、玻璃棒、天平、药匙、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

  药品:氯化钠、硝酸钾

  四、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

  1、什么是溶液?

  2、溶液的三大特征?

  解释溶液形成的微观过程,加入的氯化钠越多,溶液越咸。

  【提问1】那么氯化钠能不能无限溶解呢?

  【提问2】如果不能,能溶解多少呢?

  【实验】

  分组实验:教师与学生对比做实验。

  教师组:20mL水中加入5g氯化钠,(溶解),再加入5g氯化钠,(未全部溶解)【导出少量饱和氯化钠溶液备用】

  学生组:20mL水中加入5g硝酸钾,(溶解),再加入5g硝酸钾,(未全部溶解)

  【提问1】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回答】物质不能无限溶解在水中

  【解释】类比解释:同学们吃到不能再吃的时候,会说自己“吃饱了”,这两杯水中都不能再继续溶解,我们就说现在的溶液状态是“饱和溶液”

  【板书】饱和溶液的定义

  【提问2】那么物质的溶解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或者说,你能想出什么办法使未完全溶解的固体继续溶解呢?

  【回答】加水;加热

  【实验】氯化钠的烧杯:加水搅拌,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硝酸钾的烧杯:加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结论】溶液的状态受到温度和溶剂的量的.影响,因此,我们再来回顾一遍饱和溶液的定义,看看我标出重点的地方“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提问】那么没有溶解的部分属不属于饱和溶液的组份呢?

  【回答】不属于。

  同理概括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练习】

  【技巧提取】当有固体未溶解时,溶液一定是饱和状态。

  【提问】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能否溶解其他物质呢?

  【实验】向之前取出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结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物质。

  【提示】一个溶液中可能出现多种溶质,且针对某些溶质可能是饱和,针对其他溶质可能不饱和,因此我们应当说清楚,一杯溶液到底是什么溶质的饱和溶液。

  【过渡】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那么这两种状态之间能否相互转化呢?

  【引导】回顾刚刚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是如何将未溶解的固体溶解的?得出以下转化关系图。

  简单认识溶解度曲线,横纵坐标的讲解,点的意义的讲解。

  以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为例,借助溶解度曲线再次讲解两种溶液状态之间的转化方法。

  概括总结最可靠的方法:增加溶质或增加溶剂。

  【小结】

初中化学教案4

  教学重点:

  原子概念的形成及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

  教学难点:

  原子概念的形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旧知识投影: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两个变化

  1)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问题引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分子产生,那么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如何改变的?又如何由原来的分子转变成新分子呢?

  3.演示实验: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

  提出观察要求:

  1)先给木炭加热,观察木炭有什么变化

  2)再同时给氧化汞加热观察:

  a.试管壁上有什么变化

  b.木炭是否燃烧

  说明:锥形瓶中的药品是硫粉,硫粉是用来处理实验中的有毒物质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先给木炭加热,木炭不能燃烧;同时给氧化汞加热试管壁上有银白色小液滴,木炭燃烧。)

  4.讲述:试管壁上的银白色小液滴是金属汞,在常温下汞是金属中唯一的一种液体物质

  5.思考:木炭为什么能燃烧?指导学生写出氧化汞受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一名学生板演)判断反应类型

  6.设疑:从宏观上我们已经得到结论,加热氧化汞能生成汞和氧气,那么这个反应在微观上是怎么变化的呢?(引发学生想弄清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微观过程的欲望)

  7.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

  对照画面讲解氧化汞及氧化汞分子的构成(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氧粒子和一个汞粒子构成的)

  8.学生讨论:氧化汞受热从微观上是怎么变化的?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画面(二)(三)

  9.汇报与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通过小组的分析、讲解、补充和纠正得出:氧化汞受热后结合在一起的氧粒子、汞粒子彼此分开,成为单个的氧粒子和汞粒子。单个的粒子不能稳定存在重新组合,每两个氧粒子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而大量的汞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金属汞

  10.问题思考:在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中,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粒子、汞粒子,而氧粒子、汞粒子又分解为更小的`粒子了吗?(没有)

  科学上把这种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叫原子

  思考:通过刚才对氧化汞受热反应微观过程的分析,你能说说什么是原子吗?回答后总结并板书

  板书第二章第一节原子

  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指导学生画出概念中的重点词语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确信原子的真实存在,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硅原子照片。

  11.问题讨论:前面我们学习了分子的概念,现在又学习了原子的概念,请大家结合图,讨论氧化汞受热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结合以下画面讨论

  裂变重新组合

  化学反应实质:分子---→原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五)

  12.汇报与交流:通过交流得出氧化汞受热反应的变化实质:氧化汞受热时氧化汞分子先裂变成单个氧原子、汞原子,然后氧原子、汞原子再重新组合,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而大量的汞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汞

  13.设问:根据以上的分析、讨论请同学们说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14:评价讲述: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配合画面(五)讲述,同时板书化学反应实质)

  以上多媒体展示的画面应分步出现

  15.设问:我们已经知道分子的基本性质,那么原子有哪些性质呢?

  指导阅读31页总结出原子的基本性质

  16:问题讨论:原子和分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对照以下表中内容讨论它们有哪些相似性,有什么本质区别,相互间有什么关系。

  分子

  原子

  相似性

  本质区别

  相互关系

  17.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原子

  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初中化学教案5

  【目的要求】:

  1.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

  并结合性质了解氢气的用途。

  2.理解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的原理,掌握验纯的方法。

  3.从得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4.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推导问题解决问题,综合

  及归纳等思维能力。

  5.使学生初步树立量变引起质变以及对立统一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难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观察分析,结合多媒体直观形象化,学生为主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实验室制取氢气仪器一套;试管;铁架台;

  尖嘴和长玻璃管各一个;酒精灯;塑料罐;烧杯;火柴;氧化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提问:一般来说,空气中不含有的气体有:

  A.氧气B.氢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

  (学生回答)

  引言:为什么空气中一般不含有氢气呢?因为它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很少,主要存在于化合物中。为了获得氢气,上节课我们用什么方法制取了氢气?(展示一瓶氢气)它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气体?

  这属于氢气的什么性质?(学生回答)氢气还有其它什么性质呢?

  氢气又有何用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演示实验:完成氢气吹肥皂泡的实验。

  提问:我们看到肥皂泡迅速上升,这说明了氢气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53页第一自然段(阅读后由学生回答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

  引言:在化学上更重要的是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那么,氢气有什么化学性质呢?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演示实验:完成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的实验。

  投影:[观察思考]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产生什么物质?

  如何用文字表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从实验中得出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播放CAI录相: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

  师生活动:结合观察思考题及放大的实验现象,学生回答及写文字表达式,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氢气的可燃性。

  引言:是否点燃氢气都能安静地燃烧呢?让我们观察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完成氢气和空气混合引燃爆炸实验。

  学生讨论:1.对比爆炸实验和燃烧实验,在反应原理上有何特点?

  2.同样是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为何产生不同的现象呢?

  请回顾第一章学习的爆炸的'知识思考讨论。

  (先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教师评价)

  播放CAI动画:演示并解释为什么纯净的氢气与不纯的氢气点燃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引言:是否只要氢气中一旦混有空气,点燃就一定会爆炸呢?

  讲解:爆炸极限知识及使用可燃性气体的安全知识。

  引言:在实验室,我们在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验纯工作,否则易引起爆炸。

  我们怎样才知道氢气是否纯净呢?请看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边演边讲实验室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并向学生说明此操作是很安全的。

  学生活动:学生用笔代替试管模拟操作,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验纯操作并判断是否纯净。

  引发思考: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才能再收集检验,否则易发生危险,这是为什么呢?

  演示实验: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点燃听到尖锐爆鸣声后,将试管横放浸入水中,让水从试管口缓缓流入,将管内未熄灭的火焰赶出,并用纸条置于管口点燃,纸条可燃烧。

  提问:为什么纸条会燃烧?说明了什么问题?用排水法收集时,需要这样做吗?(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5页注解①)

  小结:请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教师予以补充。

  作业布置:课本58页第2题1、2、3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氢气的哪些性质?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

  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投影:[思考讨论]

  1.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

  2.为什么氧化铜会变成铜,而氢气却变成水?

  3.在反应中氢气发生了什么反应,表现了什么性质?氧化铜又发生了什么反应,表现了什么性质?

  4.氢气和氧化铜两者存在什么反应关系?

  5.试管口为何向下倾斜?通过氢气的导管为何要插到试管底部?

  6.为什么要先通人氢气后加热,实验结束后要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为止?

  播放CAI录相: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结合录相播放,学生思考讨论上述问题)

  加热

  板书:氢气十氧化铜铜十水(置换反应)

  (H2)(Cu0)(Cu)(H20)

  电脑CAI动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教师边播放边组织讨论并讲解)

  板书:(2)还原性(写在文字表达式上方)----------用于冶炼金属

  得氧,被氧化

  加热

  氢气十氧化铜铜十水

  失氧,被还原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还原反应:含氧化含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小结:氢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作业布置:课本58页第4、5题

  [1]

  教学教案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初中化学教案6

  1、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3%,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占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炼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3)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5)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内是氧气。

  (6)注意事项: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的倒流。

  5、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纯净物。

  6、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硬度等。

  (2)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稳定性等。

  7、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是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知识巩固

  1、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D、总悬浮颗粒(TSP)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C、食物变质、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3、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成为农作物养料,这种气体是()

  A、氨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

  4、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出,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废水主要污染水源)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到处飞扬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D、机动车排放尾气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B、无色透明的雪碧饮料C、蒸馏水D、牛奶

  6、“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从题干分析出“产品”只能有一种,不能有两种。)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

  7、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五氧化二磷颗粒在空气中看到的现象是烟,不会是雾。)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和放出热量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雾

  8、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与氧气有关D、熟石灰变质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9、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和漂白剂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简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参考答案:

  各取少量无色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双氧水,无气泡产生的是水。

初中化学教案7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

  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问题2:如何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呢?从而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开展组内讨论,提出预设。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点(写电离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的特点,推导出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写出NaOH、KOH、B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OH-

  KOH=K++OH-

  Ba(OH)2=Ba2++2OH-

  学生通过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着进行探究学习,请学生写出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SO42-

  KNO3=K++NO3-

  NH4Cl=NH4++Cl-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盐的定义,即,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三)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言,自主概括本节课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需要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知道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4题

  2.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钠溶液(2)氯化铁溶液(3)硫酸铝溶液(4)氢氧化钡溶液

  六、说板书设计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水溶液、熔融状态

  2.电解质的电离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初中化学教案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的现象,知道溶液、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以及简单实验的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体会物质在溶解时的扩散时一个自发的过程,了解水是一种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切这个过程绝大多数是不可逆的。

  2.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与探究实验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蔗糖、氯化钠、碘、高锰酸钾、水、汽油、酒精、红墨水、玻璃棒、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展示各小组课前准备的水,小组交换品尝(提示学生感受在品尝的过程中味道有无差异)。

  它们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各部分的味道是一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题1——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你的猜想与假设自然就有了答案。 各组分别派一位代表品尝,并描述味道和过程中的感受。其他同学根据他们的描述猜猜他们喝的是什么。

  饮品的配制者揭晓答案,并根据配方及包装上的标签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饮品的成分。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悬念,引入,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新课讲授

  学生实验: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或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

  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猜想?小组讨论一下看是否能形成共识。

  [提问]我们各小组的液体,都是混合物大家思考一下:

  1.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

  2.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淀?

  [小结]:这种混合物就是溶液。

  [提问]:如何从微观上理解溶液的形成?

  [播放动画]:蔗糖在水中的溶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你所配制的蔗糖或食盐溶液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

  [小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填写以下表格:

  现象

  形成

  什么

  学生积极寻找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小组讨论形成共识: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

  学生分析、归纳两种液体的特征。由两种液体的形成过程及特征,初步推出溶液的概念。

  学生讨论、总结可知:蔗糖溶于水后以分子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氯化钠以阴阳离子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学生的方法很多:如可以把蔗糖或食盐等单独放入已配好的液体中,也有把所有的固体物质—起放入水中。

  学生理解概念 让学生自己动手配制是为溶液概念的形成建立丰富的感性材料。

  由宏观向微观过渡,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形成的实质,对溶液概念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能进行判断,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

  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我们做完下面的活动探究就能明白洗去油污的道理了。

  探究活动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小结]: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现象不同。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洗衣粉、肥皂、汽油等物质来洗。

  学生分组实验,思考实验结论。

  小组讨论并填课本27页图9-3的表格:

  学生讨论归纳出影响溶解的因素:溶质、溶剂等 目的在于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种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

  探究活动3酒精能否溶于水

  药品:酒精、水、红墨水

  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提问]: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说明。

  [小结]: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 学生在前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分组设计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课本27页图9-4的表格:

  学生思考回答:还可以是气体,如我们夏天喝的汽水,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溶剂。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体现学生实验二次利用的思想。让学生了解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表达交流

  让学生交流与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溶液以及溶液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见过的溶液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让学生体会学习溶液的现实意义。

  课堂小结2分钟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液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量多的称为溶剂,量少的称为溶质。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5.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不同,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也不同

初中化学教案9

  【指导思想】

  从宏观物质间的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就得了解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并通过微观粒子在变化中的种类和个数的变化情况,真实的认识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要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直观形象的物质间的反应向抽象的微观粒子间的重新组合过渡,为以后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和学好化学打好基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特点:设置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微粒观,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身边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水的通电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过程中分子运动情形的描述,帮助学生从微观水平上构建对自己熟悉的一些宏观变化现象的本质的认识,继而在认识分子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基本微粒——原子,进一步介绍了原子中的电子及其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变化特点,发展了学生对物质微观构成与变化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发展不仅会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物质的探索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在这一单元中,还穿插了一些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方法以及科学思想教育的内容。

  本节授课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儿单元“水和溶液”课题三“分子和原子”,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前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物质间的反应从微观的角度有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化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物质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但都是从宏观角度感受化学,但还不清楚或认识不到物质之间反应的实质,所以本节课对学生来说要将宏观的物质间反应归因于微观粒子间的重新组合、尤其是对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反应入手、以客观存在的微观粒子图片等说明粒子的真实存在,在此基础上讲解分子、原子的性质,并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认识物质间反应的本质。做到实例举证、客观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微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从宏观现象,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为什么会减少?温度升高,减少的'越快?

  2、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放在通风处或阳光下干得更快?

  3、走近花园处,为何能远远闻到花的香味?

  4、放在水中的糖为什么不见了?水为什么能变甜?

  5、为什么把100毫升的水和100毫升的酒精混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

  6、为什么把品红溶液放到水中能扩散?

  【教师讲述】

  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对此问题的探究兴趣,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以此来解释上述现象。

  其实,通过科学方法早已证明,物质确实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真实的观察到一些分子、原子的存在,并且还能够移动原子。

  【幻灯展示并讲解】

  图3-6、图3-7是苯分子结构和移动原子后形成的“中国”二字,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汉字了。

  分子的性质:

  【教师举例讲述】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千克;

  1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如果中国13亿人数1滴水中的水分子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则需要300万年)

  (如果一个人每口喝下10亿个水分子,每秒喝一口,则喝完一滴水中的分子,则需55万年)

  【教师归纳】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活动与探究】

  1、向滴有酚酞的水中慢慢滴入浓氨水,有怎样的现象?

  2、两个小烧杯中分别放酚酞和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则有什么现象?

  【教师归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①氨气在空气中扩散

  ②糖的溶解

  ③闻到花香、酒味

  ④樟脑丸的逐渐减少

  ⑤湿衣服晾干

  【教师举例讲述】

  ①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

  ②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毫升

  ③热胀冷缩

  【教师归纳】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H2O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再如:CO2、SO2、H2SO4、P2O5等

  【展开讨论】

  ①从分子的角度,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何不同?

  ②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试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举例说明】

  ①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②品红溶解于水时,品红分子和水分子都没有变,它们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③物质“三态”变化

  【归纳总结】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讨论】

  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试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举例说明】

  ①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

  【归纳总结】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归纳总结】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动画演示】

  水电解动画演示

  氢气和氯气反应动画演示

  【教师讲述】

  所以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改变,从一种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个数不一定变。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变化中,从一种物质的分子如何形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呢?

  【讨论总结】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的分子。

  【举例说明】

  ①水电解时,首先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了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了一个氧分子;

  ②H2在Cl2中燃烧时,氢气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氯气分子分解成了氯原子,每一个氢原子和每一个氯原子重新组合成了氯化氢分子;

  【学生讨论】

  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

  【讨论总结】

  氧化铝通电时,氧化铝分子分解成了铝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气分子,许多铝原子聚积到一起成金属铝。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如:在H2O中、O2中、Al2O3中氧原子始终是氧原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解成更小的粒子。

  【归纳总结】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

  化学反应实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首先分解成原子,原子间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变。

  分子构成物质

  原子构成物质

  原子构成分子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间有间隔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首先分解成原子,原子间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分子。

  分子原子在变化中的情况: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数目不一定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变。

  物质、分子、原子与分子的联系:

  分子构成物质

  原子构成物质

  原子构成分子

初中化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2、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索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

  3、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什么是化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陈述:同学们一定听过很多的童话故事吧,大家还记得点石成金和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下面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两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传说有一根魔棒,用它点一下石头,石头就会变成亮闪闪的黄金,这就是点石成金的传说。

  神笔马良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家境贫寒。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他得到一支笔,用这支笔画出的东西都会变成真的。

  2、小结学生的讲述并导入:这两位同学讲得很好,多么神奇的魔棒与画笔!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魔棒与画笔吗?它们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们今天开始学的化学里。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化学世界。

  (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下面请同学设想一个富有创意的愿望,并说出你们的愿望。(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4、承接提问:大家的愿望都这么美好,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多彩。那么,这样美好的愿望我们怎样去实现呢?

  5、画龙点睛:其实很简单,通过化学的方法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题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板书课题一)

  二、什么是化学

  1、让学生阅读P2第一段。陈述:这段文字列举了一些改变我们生活的例子。请同学们结合实例想一想化学究竟是什么。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

  2、结合刚才看书引导学生:通过看书,大家发现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这些物质还不断在变化着。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这些物质,例如书本、桌椅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人离不开食盐,那么食盐有什么性质?为何对人类那么重要?还有大家常用的小刀,为什么沾了水就会生锈?多数植物为什么会冬季落叶,春季发芽呢?这些问题你们都能找到答案吗?

  3、提出问题:不用急,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当大家掌握了化学知识就会知道答案了。那么化学是什么呢?

  4、点明化学的概念:其实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问题。

  5、过渡: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第2页的最后一段。

  三、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1、请大家阅读第3页的第1、2两段。

  2、讲述:任何学科,从人类认识它到运用它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化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从遥远的古代人们开始无意识地运用化学到近代人们认识化学,再到现在人们充分地利用化学,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化学始终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板书:二、化学与人类)

  3.提问:想一想,通过刚才看书,你知道人类认识化学的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转折点?[板书:(1)人类发现和利用火。(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得出的结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4、陈述:人类在自然的斗争中,发现并利用了火,这就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在认识火的基础了,人类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然后逐渐制造出了铜器、铁器、纸、火药等,于是在以后很漫长的一段时期里,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了,所以为的发现与利用是人类认识化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5、引导:从认识火以后,在很长时间里,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阶段。直到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发现: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样人类与化学的关系就又近了一步。经过研究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一百多种。那么,这一百多种元素是怎样构成这个复杂的世界的呢?(在英语中只有26个英文字母,但是却能能够组成许许多多的单词,同样这100多种元素经过不同的组合也可以组成许多种类的物质,也就形成了丰富的世界。)

  6、设问: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学们结合身边的现实想想,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7、总结本课题内容。

  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现象了解一些有关化学的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初步了解了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初中化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会配平化学方程式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我能写出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我还能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我发现用 表示化学反应更简洁明了。

  新知探究

  活动一、写:化学式、反应条件 等号

  1、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联系是 。

  2、我能写出硫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活动二、配平:最小公倍数 先配氧

  1、配平宏观上是使化学方程式 ,微观上是使 。常用配平方法是 ,一般先配 ,注意配平的化学计量数要写在 。

  2、家用铝锅不易生锈,是因为铝在常温下和氧气易生成三氧化二铝保护膜,反应的方程式是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

  活动三、注明:气体、沉淀符号

  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向澄清石灰水中呼气,石灰水 ,是因为生成了难溶于水的固体碳酸钙,我能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完整 。

  3、把打磨过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 ,我能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完整 。

  达标检测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原因并更正。

  1、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 Hg+ 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 SO2

  课堂小结

  我知道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方法是: 。

  作业布置

  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在空气中加热汞 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初中化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学准备】

  1、教材中[实验2—5]、[实验2—6]以及“活动与探究”的实验仪器;

  2、教学过程所需的投影片;

  3、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氧气吗?你们能用这种方法制取一瓶氧气吗?(提示:从反应的速度、条件、气体收集的难易等方面考虑。)

  二、实验探究

  看来,利用光合作用的方法无法达到我们的目的`,现在,我们来学习两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引导实验)

  教材[实验2—5]:

  (1)不加热过氧化氢时,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2)加热过氧化氢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3)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时,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讨论、比较与分析)

  分别比较(1)与(2)、(1)与(3)两组实验的现象,可得到什么结论?

  三、分析讨论

  (投影)

  讨论:

  1、二氧化锰有没有参加反应?如何来证明?你能设计实验来证实吗?

  2、二氧化锰在实验里起什么作用?它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

  1、教材[实验2—6]。

  2、补充实验:在[实验2—5](3)中再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四、归纳小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一:

  过氧化氢──→水+氧气

  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特点是:一改变,二不变。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

  我们不仅可以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还可以加热一种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讨论: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两个反应是化合反应吗?他们有何特点?

初中化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

  【实验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

  学生准备:蜡烛、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引入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探究:

  点燃蜡烛“前”

  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点燃蜡烛“中”

  教师巡回指导

  1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

  学生观察

  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察到的现象〕

  熄灭蜡烛“后”

  教师指导

  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

初中化学教案14

  第一节铁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常识性介绍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目标对学生进行受国主义教育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教育。

  重点难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仪器:试管、镊子。

  药品:新铁钉、铁粉、细铁丝、薄铁片、锌粒、镁条、铜片、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其它:投影仪、投影片、一周前做的铁生锈的三个实验。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投影]彩色图片;钢铁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如:车、船、机械、桥梁、房屋等,人体中也含铁。动画、录像

  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进行识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我国钢铁发展简史引入课题

  阅读课本117~118页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展示]新的细铁丝、薄铁片的样品

  [介绍]铁的密度、熔点、沸点

  [板书]一、铁的物理性质

  观察:纯铁的颜色、光泽、状态、硬度、思考、铁的延性、展性及导电、导热性、学习铁的物理性质。

  通过对铁的实验观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习

  做练习一

  巩固铁的物理性质的知识

  [提问]在已学过的知识中,哪些涉及了铁的化学性质?

  [提问]上述瓜的条件、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铁的化学性质铁跟氧气的反应

  (1)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思考并回答问题

  书写化学方程式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展示]一周前做的铁生锈的三个试管实验

  [提问]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板书]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 2 O 3)

  [比较]铁燃烧和铁生锈的条件

  观察: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铁在纯水中;铁同时与水和空气接触的三种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事实,分析讨论铁生锈的原因。

  领悟:铁与氧气的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进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思想教育。

  [引导讨论]根据铁生锈的原因,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呢?

  列举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防锈措施。

  培养理论联系实验学风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

  做练习二

  巩固铁与氧气的反应及铁的'氧化物的知识

  [演示实验]投影实验6-2

  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入铁钉,再分别倒入稀盐酸、稀硫酸。

  [演示实验]投影实验

  另取三个表面皿,分别放入锌粒、镁条、铜片,再分别倒入稀盐酸。

  [引导讨论]实验室制氢气选用哪种金属与酸反应最适宜?为什么?

  观察铁钉表面有什么变化?反应后溶液的颜色有何变化?

  观察:锌粒、镁条、铜片的变化。

  通过不同金属与酸反应速率不同,做出判断。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

  [板书]2.铁跟酸的反应

  [提示]铁元素在置换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

  书写两个化学议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标出铁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提高原有知识的水平

  [投影]课堂练习三(见附3)

  指导学生做练习

  做练习三

  巩固铁与酸的反应和置换反应的知识

  [演示实验]实验6-3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两个试管里分别放入洁净的铁钉和铁粉。

  [板书]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

  观察:铁钉和铁粉表面有何变化?

  观察:反应前、后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认识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书写方程式的能力

  [指导阅读]介绍湿法治金

  阅读课本120页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投影]课堂练习四(见附4)指导学生做练习

  做练习四

  巩固知识

  [课后小结]引导学生小结

  小结:铁的物理性质和三点化学性质,理解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提高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

  [投影]随堂检测

  完成检测题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下列关于铁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铁是热和电的导体(B)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C)纯铁的硬度很大(D)铁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

  2.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震荡时可产生静电,易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铁的延展性(B)导电性(C)硬度小(D)熔点高

  3.纯铁不适合制造机器,因为纯铁铁的密度为7.86克/厘米3(B)纯铁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C)纯铁的硬度很小(D)铁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

  附2:课堂练习二

  4.铁在的条件下易生锈,为防止铁器生锈,应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铁制品的表面.

  5.铁在氧化物有、 、,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

  6.某+3价的金属R在其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是70%,则R的原子量为。

  附3:课堂练习三

  7.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指出不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反应是

  (A)铁与稀硫酸

  (B)铁与稀盐酸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大理石与稀盐酸

  (E)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木炭层

  (F)加热高锰酸钾

  8.将m克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铁粉,瓜后得到溶液质量(大于、小于、等于)m克。

  9.等质量的锌、铁、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附4:课堂练习四

  10.除去硫酸严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铜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充分反应后,再用方法除去。

  11.11.2克的铁粉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可得到铜克。

  12.将4根质量相同的铁钉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纯水并隔绝空气

  13.7克含杂质的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2克,则铁中所含的杂质可能是下列金属中的

  (A)镁(B)铝(C)锌(D)铜

  14.含相同质量的铁元素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为

  (A)1:1(B)2:3(C)160:232(D)30:29

  附5:课堂练习答案

  1.(C)2(B)3(C)

  4.潮湿的空气清洁干燥涂上一层保护膜5.FeO、Fe 2 O 3 、Fe 3 O 4 FeO

  6.56

  7.化学方程式略(C)(D)(F)8.大于9.镁、铁、锌

  10.铁粉边滤11.12.8.12(A)(B)13、(D)14(D)

  附6:随堂检测

  1.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的金属,铁元素在地壳在地壳中都以形式存在

初中化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谈]原子的结构

  [体验]画出原子结构草图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数: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如同学们所画的?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

  [小结]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 量: 低……→高

  离 核: 近……→远

  活动3: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交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提示]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点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归纳]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达到2个)的结构。

  活动4:

  [操作]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知识画出氢、氧原子的结构草图。

  [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原子结构示意图。

  活动5:

  [讨论]以氧原子为例,回答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归纳]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二、离子的形成

  活动6:

  [投影]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怎样使其结构稳定?

  [归纳]

  [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活动7: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

  活动8: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

  [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活动9:

  [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小结]1.不同点:

  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

  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

  [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

  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相同点(联系):

  ①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②

  活动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

  [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C )

  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E共表示四 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B、C (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 A、D ;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E ;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A、D、E ;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B 。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总结反思,拓展珏伸

  [总结反思]本课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启示:.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较好方法。

  [拓展延伸]

  1.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n+与N元素的阴离子Nm-核外电子排

  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C )

  A.m+n+a B.m+n-a

  C.a-n-m D.a+m-n

  [解析]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且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

  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 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可能是同种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如:Ne、H2O等。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 D )

  A.水受热后汽化 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

  C.氧气溶解于水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三种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 B )

  A.X=Y=Z B.Y>Z>X

  C.X>Z>Y D.Z=Y>X

  3.下列粒子示意图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 ( C )

  4.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C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B )

  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C )

  7.某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 B )

  A.6 B.8

  C.10 D.12

  8.(20xx长沙市)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A )

  9.(20xx山西省)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C )

  提升能力

  10.(20xx吉林省)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元素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3.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A )

  A.1 B.2

  C.8 D.10

  开放探究

  14.表示M2+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B )

  15.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 3 个质子, 2 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C (填序号)。

  (3)H3属于 单质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养宠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yuanhbkj.cn/show/25580.html



上一篇:(推荐)初中化学教案15篇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案[大全15篇]

相关推荐

养宠网是有温度的多方面为宠物爱好者提供众多场景式经验知识,帮助宠友们建立适合自己与宠物新的开心的养成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