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三年级教案数学

  •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推荐度:
  • 三年级教案数学 推荐度:
  • 三年级教案数学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荐】三年级教案数学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教案数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荐】三年级教案数学

三年级教案数学1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会连除运算,能联系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板书:(1)960÷2=480(盒)

  480÷4=120(盒)

  (2)960÷2÷4=120(盒)

  (3)960÷(2X4)=120(盒)

  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图表,理解题意,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再自主地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第二题:学生可以列90÷3÷5,也可以列90÷5÷3,但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三年级教案数学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过程,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尝试教学法

  教具:

  题卡、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看卡片说得数(表内乘除法)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知

  刚才的口算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表内乘除法口算,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许多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提出目标。)

  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挂图,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根据我们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轻声说一说)

  师有重点地板书如下:

  生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黄瓜?

  生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生3:李阿姨平均每人运多少箱?

  生4:李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生5:李叔叔平均每次大约运多少箱?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

  指第一个问题,会列算式吗?(指名列式)

  请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会读吗?指名读(顺读、倒读)

  三、思考交流,探索新知

  1、60÷3=20(箱)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2、小组选代表全班交流

  方法一:想乘法算除法————20×3=60,所以60÷3=20。

  方法二:去添0法————6÷3=2,所以60÷3=20。

  方法三: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

  方法四:6个十÷3=2个十=20。

  小结:同学们的口算方法都不错,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方法。我们做题时不管采用哪种口算方法,只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行了。

  4、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并与同桌说说第三题的口算方法。

  5、指名回答,师板书。强化两种读法。同时说出第三题的口算方法。

  6、刚才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在14——15页,同学们看书填空,有不懂的就提出来。(4、5题下节课再研究)

  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撑握了各种各样的口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进行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活动体验,巩固运用。

  1、做一做1、2题。

  (1)题独立完成。

  (2)题独立完成,指名说口算方法。再观察一列(还可再加两题),看看能发现什么?

  师生总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师:计算时,应根据题目条件灵活计算。

  (3)学习“你知道吗?”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让生感受数学符号产生过程和数学家的智慧。同时让学生查阅课外资料,了解一些有关除法史料以及对学生渗透数学文化。

  2、看算式,写得数。(小黑板)

  480÷6640÷8420÷7540÷9400÷5210÷7800÷8 100÷5200÷4320÷8450÷9280÷4300÷6560÷8

  指名核对,并选题说计算方法。

  3、列式计算。

  (1)、320里有多少个4?

  (2)、90除以3等于多少?

  (3)、7除420得多少?

  (4)、被除数360,除数是9,商是多少?

  独立完成,指名核对。

  4、在□填上合适的数

  180÷□=30210÷□=30

  1500÷□=300 3000÷□=600

  五、回顾全课,畅谈感受。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哪些收获?

三年级教案数学3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

  使学生经历能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难点:

  理解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猴王给猴子分桃的情境来导入:

  猴王给猴子分桃,怎样分才公平?

  4个桃子分给两个猴子

  2个桃子分给两个猴子

  1个桃子分给两个猴子

  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

  学生探讨怎样分

  (学生思考:一个猴子得一半,一半用数怎样表示)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

  学生:二分之一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 认识分数 分数线 分子 分母

  总结: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二分之一”的桃子的'。

  (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2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3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拿一张长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展示学生涂色的作品(折法不同的各种情况)让学生理解只要是平均分的就是二分之一。

  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二分之一

  巩固练习:

  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 )里画“勾”。

  说一说

  2.认识三分之一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 1/4、1/8、1/3、1/6……(师板书)

  (2)拿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小组内交流。 展示作品: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表示的1/4

  (3)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生: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4)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

  (5)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请圆形操作的学生举起)

  、比较分数大小

  (1)展示作品:圆形表示的1/2、1/4

  比较它们各自涂色的部分,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

  生1:1/4

  生2:1/2

  1/2表示哪一部分?(一大块)1/4呢?(一小块)中间用什么符号?(小于号)

  (2)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小)

  用学生作品验证。

  (3) 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老师给每组中发的图形大小相同,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组内比较。

  6、分数的书写。

  (1)师教写1/2。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书上练习)

  汇报:1/3 1/6 1/9 1/8

  (3)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怎样的?请生阅读书P98

  中间短横,是?(分数线 板书)表示平均分

  2是?(分母)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2份)

  1是?(分子)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

  (4)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分数。(书上题目)

  长方形 1

  1/3 先估,课件移动1/3,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

  1/6 先估,课件移动1/6,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

  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对的?有什么窍门?

  生1:1/3是下面的2倍。

  借助观察比较估计,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生活中的几分之几,你能联想到几分之几

  (四)知识梳理,总结评价

三年级教案数学4

  教学内容:p.109~112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学期的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2、复习轴对称、统计、平移和旋转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整体:

  本学期我们一共学了11个单元,对照目录,说说有哪11个单元。

  (我们前面每一次单元测试之后,我都会要求学生把本单元测试的分数写在目录上。)

  可自己的测试分数,把这11个内容分成3类:我学得好的内容、我最感兴趣的内容、我觉得学习有困难的内容,把它们一一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老师简单摸底,了解学生的情况。

  听听大家的意见,说说你喜欢老师怎样的安排复习?

  二、分块复习:

  (一)计算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

  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也可能是几位数?

  什么时候尚是三位数?什么时候两位数?

  如果除数是6,要得到三位数的商,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哪几个数?其中最小的是多少?如果要得到的是两位数的商,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哪几个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

  什么时候商中间会出现“0”?

  (①百位整除②十位上不够商1)

  还是以除数是6为例,要使商中间是0,它的百位上只能填几?十位上可能填几?

  一起来计算914÷4

  注意有三个步骤:计算、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算得结果是228......2

  如果没有余数,那被除数应该是多少?(912)

  把算式改成912÷4=228

  问:要使商,减少1,被除数应该怎么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要使商多5,被除数又应该怎么改呢?为什么?

  2、板书:□□×□□,接下来我们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几位数,也可能是几位数?

  你是怎么想到的?

  (可以分别举例:10×10和99×99)

  这类乘法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就上乘数末尾有0

  板书:40×50,请判断:

  (1)这个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2)这个积的末尾只能有2个0

  问:哪句话是对的?为什么?

  估算:48×52说说像这样的题目,你可以怎么估算一下它的结果?

  笔算该题,并验算,注意书写的规范。

  算一算:(1)848÷4283÷4408÷4

  32×3040×2740×30

  (2)900÷3545÷523×20

  50×8025×24660÷6

  复习一下25×24的口算方法。

  (二)看第4题,请你说说这题复习的是哪一块的内容?

  板书:轴对称图形

  怎么样的图形可以称为“轴对称图形”?

  注意:不仅有形状的要求,还要有颜色方法的要求

  判断书上的这几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的,要说出理由。

  如果有学生能说出每一个图形所表示的意义,那就请他来介绍一下。

  第2小题是什么方面的知识呢?

  板书:统计

  请学生按照书上表格中所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教师巡视,注意是否每个学生都能过关。

  一边涂色,一边要求学生估计它的平均数可能是多少?说说估计理由。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三)平移和旋转:

  分别用动作来表示平移、表示旋转

  判断书上第5题,这4样运动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呢?

  第6题:这也是平移的内容

  在做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看清楚移动的方向和格数。

  移动的方向,可以通过箭头来判断。而移动的格数要通过对应点之间的格数来判断,注意在数的时候,开始的那个点不要数进去。

  学生数一数,完成书上的练习。交流。

三年级教案数学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

  各种秤、盐等。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知

  1、游戏激趣:

  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谁想来做?背的同学,你能把你刚才的感受讲给我们吗?

  2、实践体验:

  课前,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同位两个人互相掂一掂,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受?

  3、导入新知:

  通过刚才的"背一背"游戏和掂一掂活动,同学们都感受到物品有轻有重,那么象一个苹果、一杯水、老师的体重等,你们想不想知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有多重。(板书:有多重)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秤

  在我们购物的时候,常发现有的物品有包装,物品的重量我们可以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的标识。但也有很多物品并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有多重呢?对,要想知道这些物体的准确重量,我们可以用秤来称,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

  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种秤,请看(实物出示体重秤、天平、台秤)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种,你们想看一看吗?(大屏幕出示各种秤)

  2、认识天平

  我们了解很多种秤,其实,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会常用到天平。(介绍天平)天平两端有两个托盘,一般情况下是左边放要称的物品,右边放法码。当红色的指针指在正中间时,说明天平两端的物品是一样重的。那么,法码显示有多重,左边的物品就有多重。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用到台秤。你们能读出所示的重量吗?(大屏幕出示教材"练一练"),谁想读出一个西瓜的重量?一个鸡蛋呢?

  3、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克

  刚才你们在说西瓜和鸡蛋的重量时,分别用了什么单位?(板书:千克、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两个重量单位。

  ⑴、称一称:分别称出两袋盐和1枚2分硬币的重量。

  (2)、掂一掂:分别掂一掂1千克盐和1克硬币的'有多重。

  ⑶、找一找:在你的桌子上或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克?

  (4)、说一说:你认为1克和1千克谁重?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克做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千克做单位吗?

  (5)小结:一般说来,我们称稍重的物体时用千克来做单位,而比较轻的物体却要用克来做单位。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习惯用"斤"或"两"作重量单位,但是为了方便,国际上就统一给重量规定了新的单位。并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板书:kg)

  4、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算一算:刚才我们称盐的时候,一袋盐是500克,你能快速算出两袋一共是多少克吗?

  (2)、猜一猜: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即1kg=1000g)

  5、动手操作

  你们想不想用千克或克作单位,来表示你们桌子上物品的重量?要求: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1)、看一看几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

  (2)、一枝铅笔大约有多重?

  (3)、从桌子上选出2件或3件物品掂一掂,估计有多重,再称一称。

  6、质疑:对于这节课的内容,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三、巩固新知(大屏幕出示)

  1、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10克。()

  (2)、小月重100厘米。()

  (3)、3千克水比3千克的棉花重。()

  2、练一练:

  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填一填:

  称较重物体的重量时,我们就用()作单位,

  称较轻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就用()作单位。

  四、拓展新知

  1、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2、算一算:称我们购买物品的时候,经常发现同类物品有时重量和价格不一样,到底买哪种便宜呢?

  四、总结新知

  1、本节课有收获吗?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20页的实践活动,直接填在书上。

三年级教案数学6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地解答。

  (二)通过分析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初步渗透不变中有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用两种方法解答。

  难点:第二种解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再算出来。

  (1)每层有4个教室。

  (2)每个教室有6盏灯。

  (3)每箱“可乐”有12瓶。

  A.12个教室装几盏灯?

  B.4箱“可乐”共多少瓶?

  C.3层有多少个教室?

  学生回答后,老师提问。

  这三道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

  (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

  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求的是什么?

  条件:(1)有5箱热水瓶,(2)每箱12个,(3)每个11元。

  问题: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在学生审清题意的基础上,由条件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两种解法的两种思路:

  师: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这里有三个条件,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直接求一个问题?

  生:根据每箱12个和5箱热水瓶,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板书:5箱有多少个)

  师:知道了一共有多少个,再根据每个11元,可以进一步求什么?(板书:一共卖多少元)

  这是一种思路,再想一想,要求这个问题根据这三个条件,还可以先求什么?

  (学生们讨论一下)

  生:根据每个11元和每箱12个,还可以先求出每箱卖多少元。(板书:每箱卖多少元)

  师:求出了每箱卖多少元,与5箱结合,又可以求出什么呢?

  (板书: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分步列式解答。

  订正时,老师板书补充完整。

  (1)每箱卖多少元?             (1)5箱有多少个?

  11×12=132(元)                12×5=60(个)

  (2)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2)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132×5=660(元)                11×60=660(元)

  答:一共可以卖660元。

  师:我们把这两种解法,列成综合算式可以吗?请同学讨论一下。

  讨论后请同学回答。(板书)

  11×12×5                  11×(12×5)

  =132×5                  =11×60

  =660(元)                  =660(元)

  说一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种解法加括号是什么意思?(先求5箱有多少个)

  师:想一想,这道题怎样检验?能不能用一种解法的结果检验另一种解法?互相讨论一下。

  然后请同学口述检验:(第二种解法5箱热水瓶共有60个,每个卖11元,共卖660元,和第一种解法答案相同。第一种解法,每个热水瓶11元,每箱12个,共卖132元,有5箱共卖660元,和第二种解法答案相同)

  (三)巩固反馈

  1.根据复习题已知条件(1)(2)与问题C,编一道应用题。

  (学生口头叙述,老师出示)

  学校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个教室、每个教室安装6只日光灯。一共安装多少只日光灯?

  (默读题、审题)

  师:根据这三个已知条件,要求共安装多少只日光灯,可以先求什么?还可以先求什么?

  (用两种方法解答,观察计算结果是否相同)(指名写在玻璃片上)

  第一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

  6×4×3                 6×(4×3)

  =24×3                 =6×12

  =72(只)                 =72(只)

  学生做题,老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两个小队割青草,每个小队割3捆,每捆重8千克。一共割多少千克青草?(用两种方法解答)

  老师对上一题解答时出错的同学、重点辅导,看是否真正掌握了。

  第一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

  8×3×2                 8×(3×2)

  = 24×2               =8×6

  =48(千克)               =48(千克)

  订正后,进行选择练习。

  3.选择正确算式。

  (1)大生的集邮本里,每页贴3行邮票,每行贴5张, 6页一共贴多少张邮票?

  A.3×5×6

  B.5×3×6

  C.5×(3×6)

  D.6×3×5

  (2)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40人,每人种3棵树,三年级学生一共种多少棵树? [    ]

  A.3×40×4

  B.40×4×3

  C.4×3×40

  D.3×(40×4)

  师生共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连乘应用题,用两种方法解答,思路不同,结果相同。

  作业:思考第100页第4题。

  小资料〔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因题中数量关系的差异和解答时所用数学知识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别。但从解题过程和教学要求来看,一般都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理解题意。通过读题,理解题目内容,找出与解题有关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这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必要时可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加以简要摘录或直接在题目上作些批划。

  第二步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弄清各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沟通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找解题方法,确定运算顺序。这是解答应用题最关键的一步。有时可以采用模拟操作或演示、图解等方法来帮助分析思考。

  第三步是列式计算。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按照加、减、乘、除的含义用算式表示出来。应用题可以分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

  第四步是进行检验,书写答案。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连乘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一种方法解答,比较容易接受。但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就比较困难了。因而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由于学生对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列式(也就是乘数、被乘数的位置问题)学生易错,所以在讲授新课之前进行复习。采用选择已知条件和相关问题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个几的问题。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先分步列式计算,重点强调谁作被乘数。在列综合算式时,通过讨论深刻理解第二种解法的思路。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第二种解法。复习巩固时,在复习题中,选择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编成一道应用题(类似书中做一做)进行练习,可以使学生感到有趣(自己能够编题,自己解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年级教案数学7

  第1课时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及第43页练习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方块。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PPT课件出示三组口算题:

  (1)3×6=20×4=18+80=

  (2)2×7=30×3=14+90=

  (3)4×6=40×2=24+80=

  2.学生口答,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请仔细观察每一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回答)

  3.启发鼓励,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课——口算乘法。(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PPT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认真观察,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结合问题,请学生完整表述题意。

  (3)小组讨论,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师:同学们列的式子非常准确,思路清晰。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快速算出结果?

  (1)动手试一试,试说口算过程。

  方法一:15+15+15=30+15=45(盒)(动手画)

  方法二:将15分成10和5,10×3=30,5×3=15,30+15=45。(动手摆)

  方法三:想竖式口算。(说竖式过程)

  (2)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口算方法,或者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方法的原因。

  预设:第一种方法太麻烦,如果是计算15×6,一个一个地加,要加5次;

  第二种方法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第三种方法容易忘记进位。

  3.教师小结,提炼算理。

  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乘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比较简便,也不会因为有进位忘记进位而出错。

  4.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下列练习。

  22×4=18×5=26×3=14×6=

  (2)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感受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优势。

  三、深入探究,算法迁移

  (1)想一想:150×3=?(PPT课件出示)

  小组讨论交流口算方法,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将150拆成100和50,100×3=300,50×3=150,300+150=450。

  (2)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前两列计算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发现每组题目得数之间的规律。师生共同归纳出计算规律: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时,先不看零,口算出结果再在结果后面添上零。

  (3)利用规律,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后两列计算题。

  四、课堂总结,完善思维

  通过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巩固提高,强化练习

  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的第1,3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每筐装15盒草莓,买了3筐,3筐草莓有多少盒?

  10×3=305×3=1530+15=45(盒)

  答:3筐草莓有45盒。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教学创设学生自主合作、讨论问题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动手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以完善学生对口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足之处]学生在表述口算过程时,语言描述不完整,思路局限于个别学生的想法中,不能展开思路,大胆思考。

  [再教设计]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多鼓励学生动手做、动嘴说,让学生在体验口算过程的同时,完善语言表达,促进发散思维的训练。

  第2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及第43页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多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PPT课件出示口算卡片。

  3×25=16×4=23×4=21×5=

  120×3=150×4=3×240=2×360=

  2.揭示课题。

  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都很不错,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某超市进行促销活动,进了一批水果,请大家帮忙整理整理。

  (1)PPT课件出示主题图(1)。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0=)

  (3)小组合作,探究算理: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4)学生汇报,教师动态呈现口算方法,理解口算算理。(课件演示)

  预设:

  方法一:把10盒橙子分成两份,每份五盒,分别算出五盒的橙子数,再把两次算得的数加起来。

  5×6=30,5×6=30,所以30+30=60(个)。

  方法二:10盒橙子,可以先算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

  6×9=54,54+6=60(个)。

  方法三:先不看10上的0,先1×6=6,再在结果后加上0,所以6×10=60(个)。

  (5)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口算方法。

  2.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1)PPT课件出示计算下列各题。

  5×10=9×10=18×10=40×10=

  (2)指名汇报各题口算方法。

  (3)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原因。教师提示:灵活选择口算方法。

  3.深入探究,延伸算理。

  师:同学们对橙子数的计算比较准确,而且思路清晰,下面让我们来继续整理苹果的数量吧!

  (1)PPT课件出示主题图(2),分析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列式:12×20。

  (2)想一想:12×20应该怎样口算呢?

  引导观察主题图,思考多种方法。独立想一想,小组讨论。

  (3)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汇报并写板书)

  三、课堂总结,积累经验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巩固提高,练习运用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的第1,2题。

  小组比赛,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他的口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1)6×10=60(个)(2)12×20=240(个)

  6×9=5412×2=24

  6×1=624×10=240

  54+6=6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加深学生对情境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算法,再通过练习,优化算法。

  [不足之处]学生的自主性不强,设计中以学生的探究交流为主,但是教师的引导过多,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综合能力没有体现。

  [再教设计]在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3课时口算乘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45页练习九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提高理解算理的能力。

  3.加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理念。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明白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谁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口算方法来试一试?

  1.(PPT课件出示)口算8×10=()我是这样想的:

  口算20×3=()我是这样想的:

  2.一分钟速算。

  10×5=35×2=210×4=16×5=

  14×6=30×3=280×2=330×3=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完成有关口算乘法的一些练习。

  二、目标练习,巩固理解

  1.基础练习,完成教材第43页~45页练习九的第3,4,5,9题。

  (1)第5题:完成第5题,看谁算得快?

  鼓励算得快又对的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巩固对算理的理解。

  (2)第9题:学生通过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并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

  (3)第3,4题: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找出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的第6题~8题。

  (1)PPT课件出示第6,7题,指名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有理有据的进行表达。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第8题,夺红旗。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3.综合练习,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10,11题。

  (1)第10题,行程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学生独立解决(1)(2)两个问题。利用豹子和羚羊之间的速度差乘追及时间等于追及的路程这一关系式解决问题(3)。(学生集体讨论,选择性拔高)

  (2)第11题,时间问题:1小时=60分,1天=24小时。

  分析题意,理解隐含条件。

  4.思维训练,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12题。

  (1)引导学生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1)。

  (2)提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三、拓展练习,升华提高

  小组出题,互考互评。

  四、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的综合练习

  16×5

  10×5=506×5=30

  50+30=8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题中出现隐含条件,教学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头脑中就会清晰地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数量关系式模型,进而通过交流,掌握这一数量关系。

  [不足之处]理解“追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练习题第10题第(3)题的基础,也是难点,部分学生理解得不透彻。

  [再教设计]可利用课件动态模拟豹子和羚羊1秒钟后距离相差了多少,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速度差,也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三年级教案数学8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日常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自护自救。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啊哟加倍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教授新课

  1、防止烫伤

  烫伤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等烫伤。如何防止烫伤呢?

  (⒈)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⒉)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⒊)油是易燃的,在高温下会燃烧,做菜时要防止油温过高而起火。万一锅中的油起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尽快用锅盖盖在锅上,并且将油锅迅速从炉火上移开或者熄灭炉火。

  (⒋)家里的电熨斗、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2、安全使用高压锅

  用高压锅做饭,节省时间和能源,许多家庭都使用它。高压锅在使用时,锅里的温度高、压力大,所以安全问题十分重要。(⒈)使用高压锅之前,首先要检查锅盖的通气孔是不是通畅,安全阀是不是完好无损。

  (⒉)在使用中,不要触动高压锅的压力阀,更不要在压力阀上加压重物或者打开锅盖。

  (⒊)饭菜做好以后,不能马上拿下压力阀或者打开锅盖,要耐心地等待锅里的高压热气释放出来后,才能拿下压力阀,打开锅盖。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臵

  生活中发生烫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⒈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了。

  ⒉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周围涂擦酒精,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⒊烫伤比较严重的,应当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⒋烫伤面积较大的,应尽快脱去衣裤、鞋袜,但不能强行撕脱,必要时应将衣物剪开;烫伤后,要特别注意烫伤部位的清洁,不能随意涂擦外用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给医院的治疗增加困难。正确的方法是脱去患者的衣物后,用洁净的毛巾或床单进行包裹。

  三、总结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教案数学9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70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两张面积不同但方格数相同的长方形图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各一个。

  学具:三个面积大小不同的长方形,1平方厘米及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设计图纸。

  三、三维教学目标、策略选择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怎样简单地测量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能灵活地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

  过程与方法:动手操作,并且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式的方法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这是一堂概念课,必须把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生动,易于让学生接受。因此在此教学设计中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让学生多感官地感知面积的含义及面积单位产生的意义和如何准确地使用。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同时培养合作能力。总之,整堂课的教学策略选择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兔开了一家玻璃店,这天他的店里发出了争吵声,我们一起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原来小松鼠和小猴分别要给自己的画框配上一块玻璃,小兔要收他们一样多的钱,小松鼠觉得不公平,便和小兔争论了起来。请你来评评理,小兔这么收费合理吗?

  2、师:两块玻璃有大有小(板书:大小),我们就说这两块玻璃的面积一块大一块小。(板书:面积)

  二、感知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

  (1)师:在我们身边的每个物体都有面,有的面大一些,有的面小一些。

  (2)摸一摸师:请你们摸一摸数学书的面,从一端摸到另一端,再摸一摸课桌的面,你发现了什么?

  (3)看一看师:看一看黑板的面,课桌的面相比,怎样?

  (4)想一想师:生活中的物体,你还能比一比哪些面的大小?

  (5)归纳: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我们把书表面的大小叫做书面的面积,把黑板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

  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1)出示:

  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图形,这些图形有大小吗?你能分辨他们谁大谁小吗?第4个图形能比较面积的大小吗?为什么?

  (2)归纳:看来只有象A、B、C这样封闭的`图形才能判断它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的图形)

  3、归纳面积的意义。

  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面积?

  三、操作探究,认识单位

  1、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请学生从信封里取出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想办法比较一下。

  (1)用重叠法可区分出A与C,B与C的大小。

  (2)A和C无法用重叠法判断大小,怎么办呢?

  A、请同桌合作,可利用手头的工具,尽量想办法比较出A和C的大小。

  方法之一:在信封里有一些小正方形,利用这些正方形来判断。

  请学生反馈,将小正方形摆在图形上面量,A上面可以摆三行,每行摆三个,共可以摆9个正方形。B上面可以摆两行,每行摆五个,共可以摆10个正方形。这样就可以比出B的面积大。(鼓励学生选择方便易行的方法来摆)

  假如把小正方形换成小圆片来量,你觉得用哪个合适?

  B、如果手头没有小正方形怎么办呢?看,米老鼠想了个好办法。出示:

  你知道他是怎么比的吗?

  原来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校

  2、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师: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儿有两张图片,请两个同学上来看数里面有几个方格,再把所看到的方格数告诉大家,请大家猜猜谁看到的图形大。

  (1)师:你们为什么会猜错呢?

  (2)归纳:看来数方格时必须统一方格的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能正确地比较和测量出面积,因此国际上就规定了一些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3、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介绍平方厘米

  A、师:请大家拿出所剪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这么大一个正方形我们就说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出示1平方厘米的意义)

  B、师: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C、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书中74页第1题的长方形面积有多大?

  D、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大小,你有什么感觉?

  (2)认识平方分米

  A、我们用一个大一些的面积单位就可测量课桌面的大小,这就是平方分米。(板书:平方分米)

  B、拿出所剪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说一说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出示1平方分米的意义)

  C、用手势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D、同桌合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大小。

  E、若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面的大小,你有什么感觉?

  (3)认识平方米

  A、我们就得用一个比平方分米更大的单位来测量教室的地面,那就是平方米。(板书:平方米)

  B、想想多大的正方形面积应是1平方米?(出示1平方米的意义)

  C、出示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

  D、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能站下几名同学。实际测试。

  4、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5、巩固运用

  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________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________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________

  四、思维拓展

  学了今天的知识,米老鼠设计了几幅漂亮的图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1、数一数这两个图案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2、请你当小小设计家,来设计图案,并说说你设计的图案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意义,了解面积是有大有小的。

  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使学生充份感觉“面”的存在,又通过物体表面大小的比较,使学生理解面积的第一层含义。

  通过这一环节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明白只有封闭的图形才能比较面积的大小,使学生理解面积的第二层含义。

  在上面两个层面理解的基础上,以出示板书为线索,鼓励学生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让学生知道:要想精确地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应选择小正方形来摆合适。

  此环节设计富有童趣,学生因为思维的定式想当然地认为方格数多的图形面积就大。通过猜错的经历,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需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认识封闭图形的大校

  (1)出示:

  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图形,这些图形有大小吗?你能分辨他们谁大谁小吗?

  生1、我觉得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A、D、B。因为把D还没连接的两个端点连起来就可以看出D比B的面积大。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显示连法1。)

  (请其余学生对生1的方法发表意见,许多学生都赞成生1的说法。)

  师:按照你的思路,除了这样连线外还可以这样连(出示连法2),这样看来D的面积就比B小了。(生1觉得连法2有道理,发现自己的想法不成立,服气地坐下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说出各种连法。)

  生2:连接的曲线还可以再往里凹,这样D的面积就更小了。

  生3:其实连接的曲线也可以向外凸,可以使D的面积比C还大。(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显示连法3。)

  (请学生小组讨论,到底怎么比较D的面积,D能不能比较面积的大小。)

  生4:其实刚才的连线都是把D变成封闭图形,D实际上不是封闭图形,它不能比较大小。

  生5:只有封闭的图形才能比较大小。

  (2)归纳:看来只有象A、B、C这样封闭的图形才能判断它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的图形)

  片断二:1、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请学生从信封里取出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想办法比较一下。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用重叠法可区分出A与C,B与C的大小。请学生演示重叠法的比较方法。

  (2)师:为什么不用重叠法比较A和C的大小呢?(学生充分说明其理由)

  请同桌合作,可利用手头的工具,尽量想办法比较出A和C的大小。

  生1:先将A与C重叠,再将多余的部分用剪刀剪下进行比较就能比出大小。

  师:生1很会动脑筋,但假如我们要比的是两个房间地面的面积,或者两个操场的面积就不可能将它们剪下来和重叠,再想想有没比生1更好的方法?

  生2:可以利用袋子里的小正方形,把它们分别摆在A和C上面,看哪个摆的小正方形多,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师:生2能利用手头的这些小正方形来摆,这个方法不错,我们请他来演示一下。(请生2在实物投影仪上摆放,在生2摆放过程中师指出手头只有10个小正方形,要在A、C上都放满不够,怎么办?生2表示先摆完A,再重新摆B。)

  生3:老师,我认为可以同时将A、C摆起来,而且很清楚。(请生3上来摆)A一行摆3个,可以摆3行,共9个小正方形。B一行摆4个,可以摆2行,共3个小正方形。可以看出A比C的面积大。

  生4:......

  师:刚才几个同学都想到了了不起的方法,你认为谁的方法最巧妙?请说说你的理由。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学生在不断的疑问--探究--解惑--再疑问--再探究--再解惑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最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学生推敲出的越来越巧妙的方法使整个学习过程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六、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从直线到平面、从长度到面积,由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又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整个教学活动,注重多种感官参与、多种手段并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抽象,在学生脑海里形成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表象,最后建立起明确的概念。通过探索活动,学生经理数学致使“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找到科学的方法,不时地享受着观察、思维、想象带来的快乐,感受着数学的独特魅力。整堂课,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体验着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数学教学说到底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从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不应该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应力争把外显的感知内容转化为内在的思维对象,在学生的思维深处不断激起创造的火花

三年级教案数学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计算及除法的验算,能正确熟练的进行除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除法(首位能整除)的计算,养车验算的好习惯。

  难点:熟练除法计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练习七”的前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板书课题:练习七)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练习七第7题第1组

  学生口算,注意比较每组题中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联系。

  2、完成练习七第7题第2组

  3、学生口算,比较每组题的关系,说明除法可以用乘法验算。

  4、完成练习七第8题

  5、指名口算,说说你的想法。

  6、完成练习七第9题

  让学生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并进行验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七第1 0题

  出示题目,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列式?

  交流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1 1题

  3、请同学们自己读题,并做在教材上。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解题思路。

  4、完成练习七第1 2题说说题意后独立完成。

  5、集体订正,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完成练习七思考题

  7、学生读题后思考。引导分析“小宇的火车票价是妈妈的一半”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板书设计:

  7.(1)10 13 20  23 40 42

  (2)93 31 86  43 44 11

  9.估计商略

  266÷2=133    889÷4=222……1

  683÷2=341……1   935÷3=311……2

  10. 48÷4=12(人)48÷2=24(张)

  11. 96人96÷3=32(人)

  12. 48—15=33(个)33÷3=11(个)

  思考题

  96÷(1+2)=32(元)

  教学反思:

  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要换位思考,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思考这个问题提出来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这应该是我们每天需要反问自己的'。

  无论是设计教学,还是细小的一句教学语言,我们都要认真思考,认真整理,让学生听到的是最有用的信息。

三年级教案数学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6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2. 引导学生由复习迁移、类推到新知的学习。

  3. 引导学生通过笔算,感觉美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准备:

  师生各准备小棒8捆(每捆10根)又7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指名学生板演):

  24×2= 213×3=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景图:(课本13页例6)

  2.抽学生回答从情景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并自由发言)

  灰天鹅:48只;

  白天鹅:是灰天鹅的2倍;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探讨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根据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出示完整题目:

  湖里有48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2倍。白天鹅有多少只?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8×2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48×2=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估算48×2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②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4捆,另摆8根,表示48。接着再摆同样一行小棒。要求2个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个8根是多少,再算出2个40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2个8根是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行小棒的下面,另外6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2个4捆是8捆,一共是9捆又6根,那么48×2=96是怎样算出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竖式计算。

  问:怎样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

  4 8

  × 2

  1 6----------8×2

  8 -----------40×2(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9 6 ---------(积的十位上为什么是9?)

  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竖式可简写为:

  4 8

  × 1 2

  9 6 (进位的表示什么?)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2 8 4 3

  × 2 3 × 1 3

  8 4 1 2 9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如果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呢?如果十位上满十就向百位进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2.探讨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出示试一试:4×152=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估算出大约的积是多少?

  (2)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3)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积的百位上写几?为什么?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用竖式计算时,注意什么?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完成课本第14页1、2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14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归纳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算理。

  2.归纳一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应注意的地方。

  六、作业

  课本14页第3、4题。

三年级教案数学12

  教学内容:课本第71-74页的内容。(奖牌给哪组)

  知识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讨论“奖牌给哪组”,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平均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录像:两个小组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投篮比赛,最后老师把比赛的结果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并提出思考:到底奖牌要分给哪一组?

  2.学生讨论并汇报。有的学生说,第一组投中的总数多,应该发给第一组;有的学生提出相反意见,因为第一组的人多,第二组的人少,不公平。从而得出应该要看平均每个同学投中几个球。

  3.揭题。

  二、探索新知。

  1.让学生尝试解答。

  2.生汇报。

  第一种解法:分别用“总数÷人数”的方法,计算两个小组平均每人投中篮球的个数。

  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投中(5+6+5+4+5)÷5=5(个)

  第二小组平均每人投中(6+5+6+7)÷4=6(个)

  第二种解法: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3.师小结:通过研究奖牌发给谁这道题,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如何计算平均数?

  4.拓展:生活中,应用平均数解答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谁能举例?

  三、巩固练习:

  1.做书本第72页试一试。

  本道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前三天的销售量与今天的进货

  量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前三天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来进货的,但不是唯一的。比如,可以联系气温的升高,可以联系休息日等问题。

  2.做书本第73页练一练第一小题。

  先让学生尝试解题,再汇报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可以在统计表上直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复习:

  1.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解平均数的问题,谁来说说,如何计算平均数?

  2.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平均数问题。

  二、巩固练习:

  1.比一比,下面两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哪组更高?

  下面是我班第一、二小组学生第一单元数学成绩统计表

  第一组:98、95、89、93、90

  第二组:94、86、99、100、95、96

  先请学生尝试解答,教师讲评,讲评的侧重点在于计算平均数时,总数与总人数要相对应。

  2.做书本第73页第2小题。

  先让学生解题,教师再讲评:讲评的侧重点应在于求平均每个学校植树多少课,应用四个学校的植树总数÷四个学校;而求胜利小学平均每班植树多少课,应用胜利小学的植树总数÷班级总数。

  3.做书本第73页第3小题,教师讲评。

  4.第74页第4小题,教师讲评。

  5.实践活动:

  (1)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填写统计表,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

  (2)让学生把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在班级上汇报交流。

  6.引导学生结合书本第74页的数学故事,讨论有危险吗?

三年级教案数学1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3.渗透周长与面积的联系和区别。

  4.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T缓缓地拉出贴有手掌印的黑板)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大小。

  二、认识面积,观察比较。

  (一)认识面积。

  1.课桌的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要大得多。

  2.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

  3.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要大得多。

  (二)观察比较。

  1.T: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面,你能找到两个面,用大/小些、大/小得多或者差不多来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吗?

  同桌互相说说。(互说——指名说)

  2.S汇报。

  A、若学生直接说到面积。 T:真了不起,已经能用今天学的新词语了。

  B、若学生只说到面。 T: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什么的大小呢?

  3.(T拿出一个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上有很多面,你能比一比各个面的大小吗?(让学生用面积)

  三、动手探究,培养能力。

  (一)引发矛盾。

  1.T: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平面图。

  T:在这个平面图上,每个建筑物都有它们各自的面积。你能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听到“差不多“这个词,那到底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有没有办法比较差不多大小的两个物体的'面积呢?下面我们就要通过活动找到方法。

  (二)动手实践。

  1.(两张差不多的纸片)你们有办法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活动材料。你们在比较的时候需要什么材料就可以选用什么材料,当然也可以不选用.

  T:等会在汇报的时候王老师看看哪一组采用的方法比较多。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

  --1学生汇报方法中间不要打断他。2评价以学生为主。

  3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渗透“面”和“面积”的转换。

  4操作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4.还有其他方法吗?

  (三)练习。

  1.(T出示课件:没有方格的图,但是有编号)

  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准备用什么方法比较呢?(数方格)

  2.S独立作业。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深化体验。

  (一)课堂小结。

  1.T:我们今天学了——面积。

  T:还会说了“***的大小就是***的面积。”你能试着说说吗?

  2.(T出示湖面照片)

  T:王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能找到里面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吗?

  (T出示房子照片)

  T:还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能找一找,说一说吗?

  (二)周长、面积谁的本领大。

  T:“面积先生”和“周长先生”的本领有没有高低啊?我们要和“面积先生”做朋友,也要和“周长先生”做朋友!

  如果时间够,做书上“想想做做”第四题。

三年级教案数学1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99例1连乘应用题

  二、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调查本班或者其它各个班级一天丢弃塑料袋个数情况。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含义、两位数乘两位数、能初步用乘法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排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重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课所要探索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和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都扩大了。教学时,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中我创设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教学时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并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主动获取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汇报调查情况

  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谁来汇报一下我们这样一个班级一天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最后选取一个出现频率最高或居中的一个数字,如12。

  2、提出问题

  那么你想知道我们整座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吗?

  课件出示教学楼画面及问题:整座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仔细观察,获取信息

  (1)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个班级)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定格图片及文字。

  (2)你有办法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请大家先独立观察思考,如果遇到困难可以与小组内的伙伴或者和老师交流。

  2、小组交流

  现在请你把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小组内成员交流一下,看是否可行,同时注意倾听、学习其他组员的不同方法,请组长作好整理,并且准备好向全班汇报。

  3、组织全班交流

  请不同方法的小组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并且分析自己的方法,每提出一种方法都请与之方法相同的小组作进一步的叙述与分析。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⑴3×4×12⑵12×4×3⑶12×3×4

  =12×12=48×3=36×4

  =144(个)=144(个)=144(个)

  3、揭题

  看来我们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今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所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探索的知识——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4、看到这个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三、实际应用,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1、完成课本P99“做一做”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刚才同学们都谈的非常好,你们的谈话使老师更深切的体会到现代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在这样的大局势下,“环保餐厅”应运而生。(课件出示环保餐厅,教师简单介绍)

  课件演示餐厅服务员搬运鸡蛋:看到这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回答,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自主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搜集你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搜集到的信息也不相同,所以出现的方法可能比较多,例如:

  ①5×6×8②5×6×(5+3)③5×6×7+5×6

  ④5×6×7+30⑤30×8⑥30×5+30×3

  (3)汇报交流

  请不同方法的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只要说得在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4)比较

  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些方法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2、栽花问题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环保餐厅”前的空花坛:为美化餐厅环境,吸引更多顾客,餐厅老板在前门留了一块空地来载花,但不知道载什么花好,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

  (2)课件出示信息:

  太阳花,比较美丽,每棵2元,容易种植,存活时间较短;

  芍药花,非常美丽,每棵10元,不容易种植,存活时间较长。

  如果你是老板,会选择哪种花呢?说说你的理由。

  (3)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如果在这块空地上种10行花,每行种6棵,你选的花需要多少钱?

  (4)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

  3、接待客人数量问题

  (1)提出问题

  课件动态展示餐厅格局:餐厅分为2层,每层有13张桌子,每张桌子可坐4人。

  从刚才参观餐厅的过程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想进一步了解哪些问题?

  出示问题:可以同时接待100位客人吗?

  (2)搜集信息,独立解决

  教师巡视,适时鼓励学生找出不同解决方法。

  (3)组织交流

  先组内交流,再汇报。

  学生可能根据计算出的数据104认为可以同时接待100位客人,也可能有一部分学生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客人是独自用餐,而没有与人结伴,这样一人就需要一张桌子,所以不可以同时接待,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都给予充分肯定。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解决。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环保活动,创设情境,利用课前调查与数学信息,启发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把提出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进行探究、交流,不仅培养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这样的教学,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

  “看到这个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吗?”问题的提出注重体现数学教学的目的与意义,不仅在于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做人。

  这是一个开放的、灵活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学生可以根据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找到不同的答案。例如对“能否同时接待100个客人?”问题的争论。这样的教学给学生求异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五、教学片段实录

  师: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谁来汇报一下我们这样一个班级一天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汇报,教师依次板书:12个、11个、15个、12个、12个......与学生达成共识后选用12个,课件出示:一个班级每天丢弃12个塑料袋)

  师:那么我们整座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呢?瞧,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楼(课件动态演示: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个教室),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了我们的教学楼有3层。(课件出示定格图片)

  生2:我看到二楼有4个班级。

  师:那你说一楼和三楼会有几个班级呢?

  生2:也是4个。

  师:我们可以怎么说?

  生3:每层都有4个班级。(课件出示定格图片)。

  (这时课件出现完整的题目: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个班级,一个班级每天丢弃12个塑料袋,整座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现在你有办法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请大家先独立观察思考,如果遇到困难可以与小组内的伙伴或者和老师交流。

  (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并给大家分析分析。

  生1;我们小组的算式是3╳4╳12,因为教学楼有3层,每层4个班级,3╳4就是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再乘以12就是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哪个小组的方法与他们相同?你们又是怎样想的?

  生2:我们的算式是4╳3╳12,意思和他们一样,也是先求教学楼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再求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向其他学生):你们明白他们的意思了吗?看来他们表达得非常清楚,接下来汇报的同学也该象他们那样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让大家一听就明白,好吗?

  生3:我们小组认为也可以这样列式12╳4╳3,先算出一层每天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再算3层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哪个小组的方法和他们一样?

  (请方法相同的小组再叙述分析思考方法,其他学生评议。)

  生4:我们还有一种方法,算式是12╳3╳4......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分析理解的吗?

  生4:我们小组有的人觉得对,有的人觉得不对。计算出的结果也是114个。

  师(向其他学生):看来这个小组给我们全班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吗?谁愿意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我认为这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虽然一样,但算式是没有道理的。

  生2:我也觉得是错的。“12”指的是每个班级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而“3”是指教学楼有3层,又不是指有3个班级,12和3相乘是什么意思呢?(这时许多学生都点头表示赞同)。

  生3:我认为是对的。12╳3可以说如果每层教学楼只有一个班级,3层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再乘以4就是说现在每层有4个班级,那么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谁理解他的意思了?(学生大多摇头,表示不解)。

  生3(着急地):就是先把每层楼看作只有一个班级,再算出每层4个班级的话,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啊。

  生4:我听懂了,他的意思是说把我们的教学楼竖下来看(他用手比划着,教师便示意他上台指图讲解),这样每一竖有3个班级,12╳3就是这一竖每天丢弃多少个塑料袋,然后有这样的4竖,乘以4就是整座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了。

  师:这下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很开心):听明白了!

  师:我们班爱思考的同学可真多,而且一个个都象个小小辩论家似的,说得人心服口服。从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我们刚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有什么共同点?

  生1:我们都是用乘法来解决问题的。

  生2:刚才的算式都是连乘两次。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看到我们刚才调查和计算出的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们教学楼每天都丢弃114个塑料袋,太多了!

  生2:我们丢弃的塑料袋这么多,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们小学生应该保护环境,而不是污染环境。

  师:你们都知道丢弃塑料袋会污染环境,那么你们认为我们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吗?

  生3: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我发觉很多塑料袋都是同学们吃早餐时扔掉的,只要我们以后不要在教室里吃早餐就不会有这么多塑料袋了。

  生4:我们最好是在家吃早餐,因为不在教室里吃在其他公共场所吃,塑料袋扔在外面,不也污染环境吗?所以在家吃,又卫生,又可以保护环境。

  生5:反正我们以后应该少用塑料袋,减少污染。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保护环境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少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少买一张卡片......不仅自己做到,还可以向身边的人发出倡议,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基于这点认识,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

  现代课程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被动地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全面地理解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这节课教材的主题图虽然也是从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入手,但是我觉得其中的内涵还不够丰富,所使用的数据不能反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所以我对主题图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改动,让学生课前作了充分的调查,直接用他们的调查结果,再配以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教学楼作为教学素材,将课堂内外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真实性,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班级教学形式的补充和改进。它的实质不仅是要解决班级教学条件下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机会少的问题,更是立足于现代教学的高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本课无论在进行新课还是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都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来提出、发现并解决问题,然后再汇总各组的信息,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让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例如在课堂上,当有个小组提出12╳3╳4这种解决方法在自己小组内产生争议时,我没有马上表明态度,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学生,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那个孩子精彩的分析讲解终于使大家明白,达成了一致意见。他的那句“把教学楼竖下来看,就有这样的4竖”让我印象极其深刻,说实话,连我这个老师都不得不承认没能把这个问题解释得如此生动形象易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不仅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他们的合作、交流、倾听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向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这节课我采取了实地拍摄,将教学楼的各种信息拍摄成画面作为本节课新授内容的丰富素材,面对熟悉的教学楼画面,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练习中环保餐厅的“运鸡蛋”、“栽花问题”及“接待客人数量”问题,我都以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示,让教学资源更加生动、直观,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年级教案数学15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关注对旧知的复习,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上课伊始,设计几组整数大小比较的复习题,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回顾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为下面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

  2、关注方法的类比,实现知识的迁移。

  类比是根据两种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在掌握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本质、探索解题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在方法上基本相同。在教学中将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类比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3、关注习题设计的实践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设计练习时,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卷尺

  学生准备卷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请你们在各题的___里填上“>”“<”或“=”,并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1001___999 654___543 8321___8436

  (1)引导学生明确: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当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大,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时,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老师的身高是1米7分米,如果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1.7米)小明的身高是1米4分米,如果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1.4米)

  请同学们观察身高,谁高谁矮?(老师高,小明矮)看来小数也是有大小的。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那么你们想知道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设置复习题,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小刚、小强和小林正在跳高场地上进行比赛,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都想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班里的同学们也在为他们呐喊助威。比赛结束,成绩如下:

  姓名

  小明

  小刚

  小强

  小林

  成绩/米

  0.8

  1.2

  1.1

  0.9

  2、提问:你能排出他们的名次吗?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收集信息,并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小数的含义来比较。

  因为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0.8米是8分米,0.9米是9分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二化成厘米后比较。

  因为1.2米是120厘米,1.1米是110厘米,0.8米是80厘米,0.9米是90厘米,120厘米>110厘米>90厘米>80厘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三借助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在卷尺上找到每个人跳高成绩的刻度,根据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观察卷尺上的数据,得出1.2米>1.1米>0.9米>0.8米。

  师小结:同学们能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养宠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yuanhbkj.cn/show/25626.html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实用(9篇)

下一篇:【优选】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关推荐

养宠网是有温度的多方面为宠物爱好者提供众多场景式经验知识,帮助宠友们建立适合自己与宠物新的开心的养成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