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二语文《爱莲说》教学教案

  •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初二语文《爱莲说》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二语文《爱莲说》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初二语文《爱莲说》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周敦颐的文学常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掌握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文章的主旨,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4、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体味周敦颐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爱莲说》属于后一种。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通判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3、《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批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

  4、学习生字:

  蕃(fán) 颐(yí) 濯(zhuó) 淤(yū) 涟(lián)

  蔓(màn) 亵(xiè) 噫(yī) 鲜(xiǎn)有闻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古汉语知识:

  1、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名词“蔓”、“枝”受否定副词“不”修饰,用做动词。)

  (2)、香远益清(形容词“远”充当“香”的谓语,用做动词:远播。形容词“清”受副词“益”修饰,用做动词:显得清幽。)

  2、古今异义词:

  宜乎众矣(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常用义为:合适;应当。)

  3、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倒装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后面均省略介词“于”,前者相当于“从”,后者相当于“在”。)

  四、教师小结:

  《爱莲说》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本篇文章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讲究散句和骈句的交错运用,读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养宠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yuanhbkj.cn/show/35763.html



上一篇: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凉州词》

下一篇: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优秀

相关推荐

养宠网是有温度的多方面为宠物爱好者提供众多场景式经验知识,帮助宠友们建立适合自己与宠物新的开心的养成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