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篇[集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推荐度: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推荐度: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篇[集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篇[集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经历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

  2、体验小数大小比较的多种方法,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不同方法,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具准备:

  投影片(P4的情景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文具店里学到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想不想到其它文具店里走一走?(生:想)(师出示下图)

  师:图片中告诉我们什么?

  生1:奇奇文具店中铅笔盒4.9元、橡皮2.63元、尺子2.5元。

  生2:丁丁玩具店??

  师:你能从中提出个数学问题吗?生3:哪个文具店中的铅笔盒便宜?

  生4:要买书包应到哪个文具店去买???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师:同学们想一想,去哪个文具店中的买铅笔盒便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师:谁能说一下。

  生1:去奇奇文具店买,因为4.9元小于5.1元。师:你是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呢?

  (3)汇报交流。

  生1:因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く5.1元。

  生2:因为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生3:??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淘气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

  同学们说帮不帮?(帮)

  师:小淘气想买一块橡皮,但不知到哪家文具店去买,同学们帮他选一家,好不好?(好)

  (1)学生自己比较大小。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比较的?(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填一填。

  1.25元○2.4元0.48元○1.3元0.05元○0.50元3.06元○3.60元6.00元○6.0元4.95元○4.94元小组自己练习。

  2、到哪个商店去买?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生1:我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生2:我知道小数的大小比较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4.9元○5.1元

  ①4.9元=4元9角②5.1元比5元多,5.1元=5元1角4.9元比5元少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 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学习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能够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 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学习使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时间;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一、认识24小时计时法

  1. 展示场景图,提问:同学们,现在是几点了?你们了解时间吗?

  2. 提问:这个数表示的时间是几点?

  3. 组织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4. 展示图片场景:

  让学生根据场景信息讨论21:00是几点,以及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示时间的方法。

  5. 教师结合实物,帮助学生理解一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

  介绍24小时计时法,钟表上的时针在一天中走两圈,共24小时。这种计时法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方式。

  6. 讲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小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 展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数字,让他们解释内圈数字代表什么,外圈数字代表什么。

  2.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数字和内圈数字之间的关系。

  3. 教师拨动时针,让学生说出时间是如何表示的(例如凌晨1时,中午12时)。

  4. 教师再次拨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的24小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并让他们解释这些时间是如何表示的。

  5. 例题分析:

  普通计时法: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晚上9时12分

  24小时计时法:19时,23时40分

  练习后思考:普通计时法和24小时计时法有何联系和区别?

  6. 学生互动,一个同学给出一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练习加强

  1. 独自完成练习:连接以下内容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2. 解答问题:

  (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打出手势)

  ① 晚上18:00等同于下午8:00。

  ② 工人通常在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③ 深夜12:00等同于24:00,也等同于次日的0:00。

  (2)教师展示一个钟面并指向一个数字(8或10)。

  探究一下:这个时钟显示的时间是几点钟?(可能是早上8:00,也可能是晚上8:00。)

  四、总课结论

  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需要解答吗?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方面:

  xx版第五册数学教材包括四大版块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担任的三年级三班有28名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别,有的孩子上课能积极思考、敢于发言,认真做题;有的孩子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差。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的孩子,老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注重培养他们爱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对学习基础较差,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孩子,老师除了在课堂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课后还要加大对他们的的教育力度和辅导力度,让孩子们及时跟上。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

  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

  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

  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

  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五、时间安排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3课时

  (二)风筝厂的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0课时

  (三)热闹的民俗节——对称2课时

  (四)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8课时

  (五)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4课时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1课时

  (六)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10课时

  (七)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0课时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1课时

  (八)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九)摸名片——统计与可能性2课时

  (十)回顾整理——总复习5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共有学生57名,中等生约占60%,优生约占20%,反应迟钝、学习不用功的学生约占20%,总体看经过上学期的管理,学生纪律普遍好些,上课基本能认真听讲,但也有少部分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发言不积极,作业不认真,有些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错不能主动改。

  经过两年半的数学学习,本班学生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他们已经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思考问题,能熟练地运用一、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对表内乘法也比较熟练了,有了计算乘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经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和思考问题。在合作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本班学生由于年龄、农村家庭环境等差异,导致本班学生差异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充分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质疑精神,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包括: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在空间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用正确的语方描述行走路线。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本册还引入了面积的认识和计算。这部份内容也是生活中应用性比较强的,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有关面积的知识和问题,这部份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扩大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生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与任务:

  使学生:

  1、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4、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

  5、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实施措施:

  1、先由学生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并试着独立解决

  2、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小数和面积的意义

  3、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位置与方向

  4、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四边形变换的奇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帮助与辅导

  个体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老师应善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把形象的动作思维和抽象的计算思维结合起来,把讨论与交流结合起来,实现内化,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效率,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灵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由于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得特别优秀,而有的孩子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针对本班孩子的特点,有选择的进行帮助与辅导。

  辅导目标和措施:通过辅导让后进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比较牢固,成绩有所提高,基础好、智商高的学生更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措施:面批作业,及时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多与家长联系;利用课余时间辅导

  六、教学检查与评价

  评价是为学生服务,本着让每一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原则,我从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方法多元化,优化数学课评价过程入手,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7、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8、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73~7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能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

  难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练习卡三张、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妈妈把一张饼的1/3给了表弟,1/4给了小丽,两个人分得的饼一样多吗?这里就有一个分数大小比较的问题。

  1.整数比大小。

  谈话:三(1﹚班男生有26人,女生有24人。26和24谁大呢?

  ﹙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两个整数的比大小。

  2.小数比大小。

  师:我手里的这支钢笔是8.5元,谁能说出一个小数和8.5比大小?

  3.引出“分数可以比大小”。

  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板书课题)

  你们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设计意图:数学发展有两大动力,一是生产(生活),二是数学本身;数学课的“引入情境”,不仅可以是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数学情境”。因此,通过“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你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吗?”充满挑战性的寥寥数语,直截了当地把课题带出来,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建构模型,解释应用。

  ﹙一﹚看图比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

  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

  师:(板书“3/4,1/4”)3/4和1/4谁大呢?让学生猜测。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看大屏幕。(手势指向大屏幕,演示课件时,提问:涂色部分是第一个正方形的……接着看,右边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

  师:通过涂色,(板贴图﹚你们认为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师:那3/4和1/4中间可以填什么符号?请你打开课本73页,填一填。

  师:你是怎么填的?(完成板书“3/4>1/4”)

  这个式子会读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这一组分数确实能比大小。

  请同学们借助教材73页的中间图,比较一下1/6和2/6的大小,3/6和4/6的大小。

  生:通过涂一涂的方式比较。

  师:肯定。1/6<2/6;3/6>4/6。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师:课件演示,出示1/2和1/4“。

  师:1/2和1/4哪个大?猜一猜!(请学生个别答,记住猜错的学生)

  师:让我们求助一下电脑老师,看看谁说得对。(演示课件,出示分数1/2和1/4对应的.图)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有意识地请猜错的学生先说,引导学生说出看图比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儿童的思维通常是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形面积大,所对应的分数就大“,以此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使所有学生都能”依托形象“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的模式。

  1.第74页”练一练“第1题。

  ﹙1﹚演示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涂色部分闪烁。

  ﹙2﹚学生独立做题,师巡视。

  ﹙3﹚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理由。

  2.第74页”练一练“第3题。

  ﹙1﹚演示课件,闪烁3/8和7/8再出示格子图,再闪烁1/4和1/8。

  ﹙2﹚再出示圆形。

  ﹙3﹚学生独立做题,师巡视。

  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形各涂几格和比较的理由。

  3.探索比大小的两个分数的特点,进行分类。

  ﹙1﹚演示课件,出现六组分数和对应的图。

  ﹙2﹚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大家讨论一下。

  ﹙3﹚组织小组发言,归纳出比大小的两个分数可以分为两类:有分母相同的,还有分子都是1的。

  ﹙三﹚解释应用。

  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归类编排题。

  组织学生做题,师巡视。

  同桌交流比大小的方法和答案。

  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全班反馈。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看一看“”涂一涂“,这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是在”做数学“。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一定的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发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使他们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智力,愉快获得知识和技能。

  ﹙四﹚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大小“的模式。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会先涂色再比大小。难道比大小只有这种方法吗?别急……让我们边做题边寻找答案。

  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的题。

  师:这么多题,要比比谁最细心。要是你能直接比大小,也可以不涂颜色。

  老师巡视时,注意看学生做题情况,如发现有部分学生不涂色进行比较。提出”不涂色怎么比大小?“,引导学生说出”分母相同时就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和”分子相同时就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请一个小组来汇报答案。

  演示课件,出示两个圆(没有平均分﹚和分数1/2、1/8。

  师:难度增加了,大家还有没有信心?比一比,谁最快!

  师:为什么你做得那么快?怎么比的?

  设计意图:“以发展学生思维为主线”的教学逻辑,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解题策略”与“思维水平”上,在横向地先后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之后,再纵向地比较两类问题的结果,让学生得以形成归纳性思维,从而顺利、自然而又不同程度地领悟了其中的规律。

  ﹙五﹚游戏:拿小棒。

  演示课件,出示10根小棒。

  师:老师拿了全部的3/10,老师拿了几根?

  师:你要拿得比我少,应该怎么拿?同桌两人玩一玩。要说出拿出了全部的几分之几?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拿的?(演示课件)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一、班级分析

  本学年共有72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34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口算、笔算、验算、及脱试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表、位置与方向、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安排的数学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 “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5实践方面的

  安排了年历制作教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是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会读写小数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5、认识面积的`含义

  6、

  认识时间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7、了解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法、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产生、形式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预言,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认真及时的纪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六、课时安排

  一单元:位置与方向4课时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1课时

  三单元:统计图2课时

  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五单元:面积8课时

  六单元:年、月、日3课时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4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三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三、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_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自主探究出多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根据具体题目情景,合理选择解题策略。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提高数学交流能力,逐步养成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通过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出多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培养他们的算法思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还记得小动物们在谁跑得快比赛中,谁获得了冠军?今天小牛要主持一场动物团体操比赛。

  瞧!小刺猬上场了!每行12只,排了14行,共有多少只小刺猬参加团体操比赛?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算法

  1、列式:14×12=

  2、14×12等于多少呢?

  (1)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及时捕捉学生生成性资源,对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2)将学生生成性资源展示在黑板上(包括错误的),组织学生独自看各种展示的方法,记录下有意见或有疑惑的算法

  (3)对有意见或有疑惑的算法展开讨论与质疑,在讨论与质疑中引出课题,引出估算,引出范围。

  (4)将上述方法进行整理归类(小组讨论)

  (5)同桌说说自己认为那种方法比较方便,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二)、体会算法;体验不同的题,最优的方法也不同

  1、师:那就请你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3×18,然后告诉你的同桌你怎么算的?

  交流:你的同桌是怎么算的`?(指他的同桌)他又是怎么算的?

  师:看来小朋友不但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而且还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不一样的方法,很会学习。

  2、制造矛盾冲突,引发思考:是不是对每题都能用你觉得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呢?

  3、学生自己例举判断(如不行,教师出题:17×29)

  (1)、学生独立计算17×29

  (2)、不同的题,有不同的好方法

  (3)、小结:先要观察题目数字的特点,根据题目数字的特点选择计算起来比较快的好方法。

  4、出示25×24

  (1)思考:观察题目数字的特点,对这题你会选择那种方法呢?

  (2)计时赛一赛,选前10名,统计不同算法名次

  (3)思考:这是巧合么?是这些同学写字速度快,还是……?

  (三)、练习47×7325×3285×16

  三、整理归纳,探究规律

  1、出示:整理好的表格

  算式相乘的积

  14×12168

  25×24600

  47×733431

  17×29493

  25×32800

  85×161360

  13×18234

  2、师:这就是今天我们共同探究的学习内容: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从中你有没有发现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积有什么特点

  3、制造矛盾冲突,引发理性思考

  师: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积一定是三位数或四位数吗?肯定吗?

  4、学生展开争论

  5、获得结论

  6、99×99怎样计算会更方便?

  四、课堂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进行估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灵活掌握两位数 乘两位数﹙有进位﹚的各种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 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进位的.乘法竖式计算的算法。

  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很多同学都喜欢看电视,从电视里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书 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呢?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影院里一排排的座位排 列的情况吗?怎样才能顺利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是新课程的一个重大举措。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的看电视、电影引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

  引导观察,发现问题。

  ﹙出示教材第36页图)

  你从图上得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正确理解图意是学习数 学的重要手段。

  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来了500个人座位够吗?小组交流、讨论,探究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的方法:21可看成20,每排坐26人,这样电影院的座位就有20×26=520﹙个),500人应该够坐。

  设计意图:估 算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灵活运用估算,加强估算练习,学生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3·探究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探究 :怎样计算26×21?﹙小组交流学习,要求每一 小组至少想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交流汇报。(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方法一:26×20=520 26×1=26 520+26=546。

  方法二:

  × 20 1

  20 400 20

  6 120 6

  400+20+120+6=546。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重点分析进位)

  26×21=546﹙个)。

  再次强调:

  第一:乘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这里的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即20。)

  第二:积“52 “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这里的52,是表示52个十,即520。这里把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

  第三:列竖式计算时,先用第 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你认为竖式计算与上面的哪种方法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课下与 同桌交流。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会制作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知识链接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喜羊羊去摘了好多水果给羊村的孩子们,瞧!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为了能更好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单式统计表。

  提问:对比一下,单式统计表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收集数据同学们一起收集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再进行整理现场组织:请两个小助手,一名同学数,一名同学写。

  先完成男生最喜欢的活动,再完成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分析数据请同学们比较两张表。每张表统计的活动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这两张表合成一张表。

  同学们靠自己多次尝试,教师引导多次修改,最终合成一张完整的复式统计表。

  分析统计表里的数据,提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帮助学生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

  3、对比表格请同学们对比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概括出复式统计表的优势。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1.教材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怎样阅读表格?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2.创造统计表。

  分小组统计三名同学的基本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绘制一张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信息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统计项目一项多项数据一目了然方便对比特点表类

  附板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打算将班级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认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当余数是0,也就是没有余数,刚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3、小结余数的含义

  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因为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完成51页做一做。

  2、现在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单元分析:

  (一)数与代数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

  1、测量。

  (第六单元:面积)

  本单元设计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3、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在前一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教学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24时计时法。

  (三)统计(第三单元,统计)

  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四)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所带的三(6)班学生情况两级分化严重,班中学生优等生不少,但学困生也很多,正是所谓的“高分高,低分低”。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有所提高,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把数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并且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具备一定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学生对题目的解读能力及语言的完整清晰的表达还有待加强。同时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提高。虽然在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大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2、加强常规训练,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创设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兴趣与欲望,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六、培优补差:

  培优名单:

  补差名单:

  采取措施:

  1、制订培优补差计划,确定培优补差的学生名单和辅导时间,并及时告之于学生及家长。

  2、培优:利用书、报等材料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以满足他们特殊的发展需要;

  补差:为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在补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精心准备培优补差的辅导内容,保证每次的辅导质量。

  同年段老师可以经常交流培优补差心得,共同提高。

  4、采取一对一的互助形式,给每一位学困生配备以为小老师,同时也让优等生有一个帮主对象,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让他们能更快的进步。

  5、做好家校结合工作,进行家庭访问等。

  特别是一些学困生的家长,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和家长一起研讨如何正确教育子女等,家校连手,促进学生的快速好转。并鼓励学生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另行自我发展。

  七、自我发展

  1、认真学习教育基本理论、教科研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其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

  每周至少看一篇教育理论文章,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

  2、规范自己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进一步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努力做到学生在校开心,家长放心。

  3、了解教育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教案设计等,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新知识,掌握必备的教育技能,提高执教水平,并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新兴教育机制,能积极的参加网络研修学习。

  4、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勤读书,勤思考,勤总结。

  认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明确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根据自身的实际,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6、虚心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习,汲取新思想、新做法。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这一学期我将主要于赵老师结为对子,在教学上多学习赵老师的教学方法,通过听课、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集体研讨等形式,吸取赵老师教学中的优秀作法,遇到教学疑问也多向赵老师和其他老师请教。并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多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听取他人意见,使自己的教学成绩能更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还要向赵老师学习班级管理经验,班干部培养方法和学生自觉性的培养,争取使自己所带班级各方面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7、认真进行反思教学,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总结,认真写好反思记录,加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 三年级下册第80~8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创设《小小鞋店》这一教学情境,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让学生模拟“开鞋店”这一活动,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并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同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3、情感态度

  通过对自己 身边生活事例的实际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统计过程,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 答问题,同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使学生亲身经历调查、统计的简单过程,在统计中发 展数学思维,培 养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表格 、尺子、小货架、课件、准备自己的鞋号、格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条谜语请你们猜,比一比谁最聪明,好吗?

  出示谜语:小小两只船,没桨又没帆。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猜到了吗?是什么?(学生纷纷说出了答案)对了,是“鞋”。鞋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无论大人小孩都离不开它,淘气班的同学为了方便大家,准备开一家“小小鞋店”。(板书课题)鞋店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可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进货了,那么应该怎样进货呢?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活动,利用谜语引出本节课索要探讨的问题。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教师选两名同学到前面模拟开鞋店的情境。

  师:两位同学已经准备就绪,就差进货这一环节了,请同学们帮忙想 想应该怎样进货呢?

  生1:我觉得应该进一些款式新颖,符合我们年龄特点的鞋。

  生2:这不仅仅是款式的问题,主要还有考虑鞋号的问题呢!应该实地调查一下同学们需要一些多大号码的鞋。

  生3:我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应该调查同学们的鞋号,根据同学们的鞋号去进货。

  生4:对,同学们穿的鞋号多的就应该多进些。

  师:同学们说得太精彩了!是呀,在进货之前我们的确应该进行一次小小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再去进货。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开鞋店的情境,能唤起学生利用巳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将新知学习与巳有的认知结构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以本班学生为例,进行鞋号调查活动。

  (1)小组讨论调查方法。

  (2)指名汇报。

  (3)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生两个小组,刚才选的两名鞋店成员负责进行调査,一名调查男生的鞋号,一名调查女生的鞋号。

  (4)以表格的形式记录调査结果。

  (5)学生汇报并展示调查结果。

  师: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男生的最大鞋号是38号,最小鞋号是33号; 女生的最大鞋号是37号,最小鞋号是32号。

  生2:这两个表合起来看穿34号和35号鞋的人比较多。

  生3:是呀,我数了一下,男生穿34号鞋的人最多,有7人;女生穿34号鞋的`人也最多,有8人。

  生4:我发现 男生和女生穿35号鞋的各有4人、5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通过统计表我们发现穿34号、35号鞋的同学居多。

  3、探讨简单的记录方法。

  师:请大家思考有没有更简捷的记录方法,使我们看起来一目了然,很快就知道每种鞋号的人数呢?

  (1)小组活动交流,探索记录方法。

  (2)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记录方法,再把 本组内较好的方法记在本子上。

  (3)请小组长汇报本组最优化的记录方法。

  生1:我们组是把相同的鞋号放在一起,查出人数再绘制成表格,这样看表格就知道穿每种鞋号的人数了。

  生2:我们组是用画符号的方法记录,每种鞋号有一人穿就画一个圆圈。

  生3:我们小组是用写“正”字的方法,也就是说每种鞋号有一人就写一笔正字。“正”字的笔画数多的穿这种鞋号的人就多。

  师:同学们可真棒!有这么多记录方法。下面就随老师看看妙想是怎样记录的吧!

  (4)出示妙想的记录方法。

  (5)指名把妙想的记录方法补充完整。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讨和发现,你对鞋店的进货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1:我觉得这个鞋店,34号的鞋应该多进一些。因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穿这个鞋号的人数都比较多。

  生2:我认为35号的鞋也应该多进一些,穿 这个鞋号的人也较多。

  生3:男生的鞋还应该进几双36号和38号的,而女生的就不用了,因为没有人穿这两个型号的鞋。

  生4:也就 是说出现次数多的鞋号应多进一些,出现次数少的鞋号少进一些。

  师:同学们分析得太对了!进货的 难题得到了解决。有了你们的建议,淘气班的鞋店f定会开得非常顺利!生意一定会很红火。

  三、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指名说一说。

  同学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老师相 信你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努力,在成长的路上有更大的收获。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养宠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yuanhbkj.cn/show/36533.html



上一篇:【必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下一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华(15篇)

相关推荐

养宠网是有温度的多方面为宠物爱好者提供众多场景式经验知识,帮助宠友们建立适合自己与宠物新的开心的养成服务平台。